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由他通过对全体学生一系列全面、深入、细致和具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为全面实现此目标,班主任除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原则
1.心理投入
所谓心理投入,就是在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中,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一心倾注在活动中并能获得心理投入的体验,而产生一种认同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对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认同及组织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交融。
班主任工作就要使全班学生的心都投入到班集体中来。在共同利益、奋斗目标和和谐的同学关系及师生情感融洽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的心都吸引在班集体里,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乐意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为实现这一原则,就要求班主任在向学生提出任何一项要求和开展各种活动时,一定要从教育目标出发深入细致地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水平,又要具体耐心地做好少数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促使他们对教育要求和活动内容有兴趣而产生需要。这样就会使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使之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是指在集体成员之间能互相悦纳和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
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千姿百态。有品德优秀和品德不良的、有学习优良和学习差的、有守纪律和违犯纪律的、有听话容易教育和不听话难以教育的、有积极的个性倾向和消极的个性倾向,等等。无论是什么状态的学生,在班主任心理的天平上都应是平等的,即能悦纳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在班里平等存在。绝不能厚此薄彼,有亲有疏,而应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特别是教育有明显缺点和后进的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去争取进步。一句话,班主任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教育全体学生从心理上容纳各种类型的集体成员,给他们以同样的尊重和爱,这尊重和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爱就没有教育。
3.心理互补
心理互补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取长补短的心理状态。
班主任是学生的长者,社会经验多、文化知识水平高,但也不能认为教师什么都比学生强,特别是处于当今信息时代,学生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经验,所以,班主任不应使班里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志去行动,使全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不易搞好班级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在师生之间坚持心理互补的原则。首先,班主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真正看成是班级的主体,虚心向学生学习。班主任不但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班里的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多听班干部的意见,多听全体学生的意见,从学生那里吸取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在班级工作中师生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的心理气氛,从而使班级工作搞得更好。
4.心理互换
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意思。
班主任的责任在于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但是,教育要求的提出,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方法一定要考虑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这就要求班主任从教育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去考虑,由此提出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有针对性,符合青少年特点,使之少年化,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特别是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习差或品德后进的学生时更要重视心理互换的原则。不能仅从“好心”出发,只有严格的批评和指责,而不设身处地为这些学生着想,这样容易拉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容易形成情绪对立,这是教育的失败。作为班主任应更多地站到学习差或品德后进学生的位置上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同这些同学一起查原因,想办法,这样师生的心理距离就接近了,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情感上与学生更亲近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当办法和途径,其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1.心理投入
所谓心理投入,就是在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中,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一心倾注在活动中并能获得心理投入的体验,而产生一种认同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对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认同及组织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交融。
班主任工作就要使全班学生的心都投入到班集体中来。在共同利益、奋斗目标和和谐的同学关系及师生情感融洽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的心都吸引在班集体里,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乐意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为实现这一原则,就要求班主任在向学生提出任何一项要求和开展各种活动时,一定要从教育目标出发深入细致地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水平,又要具体耐心地做好少数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促使他们对教育要求和活动内容有兴趣而产生需要。这样就会使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使之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是指在集体成员之间能互相悦纳和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
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千姿百态。有品德优秀和品德不良的、有学习优良和学习差的、有守纪律和违犯纪律的、有听话容易教育和不听话难以教育的、有积极的个性倾向和消极的个性倾向,等等。无论是什么状态的学生,在班主任心理的天平上都应是平等的,即能悦纳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在班里平等存在。绝不能厚此薄彼,有亲有疏,而应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特别是教育有明显缺点和后进的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去争取进步。一句话,班主任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教育全体学生从心理上容纳各种类型的集体成员,给他们以同样的尊重和爱,这尊重和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爱就没有教育。
3.心理互补
心理互补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取长补短的心理状态。
班主任是学生的长者,社会经验多、文化知识水平高,但也不能认为教师什么都比学生强,特别是处于当今信息时代,学生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经验,所以,班主任不应使班里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志去行动,使全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不易搞好班级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在师生之间坚持心理互补的原则。首先,班主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真正看成是班级的主体,虚心向学生学习。班主任不但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班里的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多听班干部的意见,多听全体学生的意见,从学生那里吸取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在班级工作中师生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的心理气氛,从而使班级工作搞得更好。
4.心理互换
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意思。
班主任的责任在于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但是,教育要求的提出,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方法一定要考虑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这就要求班主任从教育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去考虑,由此提出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有针对性,符合青少年特点,使之少年化,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特别是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习差或品德后进的学生时更要重视心理互换的原则。不能仅从“好心”出发,只有严格的批评和指责,而不设身处地为这些学生着想,这样容易拉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容易形成情绪对立,这是教育的失败。作为班主任应更多地站到学习差或品德后进学生的位置上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同这些同学一起查原因,想办法,这样师生的心理距离就接近了,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情感上与学生更亲近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当办法和途径,其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5.心理交往
心理交往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过程。班主任时刻都在和学生交往,这种交往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班主任和学生的交往,首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班里的工作在形成决定前,和形成决定的过程中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就是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或在完成一项教育活动后,也同样应多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处于主人翁的地位。班主任在交往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优秀生通过交往鼓励他们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进步;对中间同学通过交往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向先进学习,努力赶上先进;对后进生通过交往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振作精神,取得进步,班主任更要多进行一些帮助性的交往,使后进生从老师身上获得进步的力量。
6.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和情感的融洽状态。
班主任要注意和干部、优秀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保持心理平衡,失去哪方面的心理平衡,班里工作都将会受到不良影响,或难以开展。如果班主任同班干部失去心理平衡,班里的工作就有可能都要由班主任亲自去做,班干部则可能处于被动或观望状态;如果同后进生失去心理平衡,就有可能形成师生间的情绪对立,发生心理冲突,这时候的教育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将会是事倍功半。
班主任同各类学生保持心理平衡的基本要素是相互尊重、信任和关怀,特别是班主任要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有这样那样不足的学生。
二、班主任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丰富的情感、较强的教育和管理能力、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
(一)丰富的情感
班主任的情感,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对班主任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对他们寄于希望时,学生就愿意接近他,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并能自觉地将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也为满足需要去努力,这样,学生个人进步较快,同时班集体容易形成,班里工作也比较好开展。相反,如果班主任不爱学生,对学生不寄于什么希望,学生就不愿接近他,也不乐于接受他的教育,难将班主任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这时的教育实效就会降低,班集体不容易形成,学生个人的进步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班主任爱的作用,所以捷尔任斯基指出:“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他。”
班主任爱学生有以下特点:
①爱的目的性。班主任爱学生不限于个人间的师生情感,而是出于事业的要求,出于教师这个高尚职业的要求,目的是使自己的学生按照社会的需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②爱的全体性。班主任要将自己的爱倾注给班里的每位学生,对生理正常的学生要爱,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也要爱;不仅要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要爱品学皆差的学生。
③爱的全面性。班主任的爱表现在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品德行为表现,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表现和生活;不但应关心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生活,还要关心他们在社会上和家庭的表现状况。
④爱的自觉性。班主任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育人,塑造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新一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工作顺利、成功时要爱学生,在工作不顺利,受挫失败时同样要爱学生;爱学生还不能因自己情绪的好坏而转移;也不能以学生表现的优劣而转移。
⑤爱的恒常性。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贯穿在整个班级教育过程中,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不能半途而废,或热一阵,冷一阵,反复无常。
心理交往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过程。班主任时刻都在和学生交往,这种交往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班主任和学生的交往,首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班里的工作在形成决定前,和形成决定的过程中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就是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或在完成一项教育活动后,也同样应多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处于主人翁的地位。班主任在交往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优秀生通过交往鼓励他们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进步;对中间同学通过交往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向先进学习,努力赶上先进;对后进生通过交往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振作精神,取得进步,班主任更要多进行一些帮助性的交往,使后进生从老师身上获得进步的力量。
6.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和情感的融洽状态。
班主任要注意和干部、优秀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保持心理平衡,失去哪方面的心理平衡,班里工作都将会受到不良影响,或难以开展。如果班主任同班干部失去心理平衡,班里的工作就有可能都要由班主任亲自去做,班干部则可能处于被动或观望状态;如果同后进生失去心理平衡,就有可能形成师生间的情绪对立,发生心理冲突,这时候的教育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将会是事倍功半。
班主任同各类学生保持心理平衡的基本要素是相互尊重、信任和关怀,特别是班主任要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有这样那样不足的学生。
二、班主任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丰富的情感、较强的教育和管理能力、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
(一)丰富的情感
班主任的情感,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对班主任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对他们寄于希望时,学生就愿意接近他,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并能自觉地将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也为满足需要去努力,这样,学生个人进步较快,同时班集体容易形成,班里工作也比较好开展。相反,如果班主任不爱学生,对学生不寄于什么希望,学生就不愿接近他,也不乐于接受他的教育,难将班主任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这时的教育实效就会降低,班集体不容易形成,学生个人的进步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班主任爱的作用,所以捷尔任斯基指出:“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他。”
班主任爱学生有以下特点:
①爱的目的性。班主任爱学生不限于个人间的师生情感,而是出于事业的要求,出于教师这个高尚职业的要求,目的是使自己的学生按照社会的需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②爱的全体性。班主任要将自己的爱倾注给班里的每位学生,对生理正常的学生要爱,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也要爱;不仅要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要爱品学皆差的学生。
③爱的全面性。班主任的爱表现在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品德行为表现,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表现和生活;不但应关心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生活,还要关心他们在社会上和家庭的表现状况。
④爱的自觉性。班主任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育人,塑造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新一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工作顺利、成功时要爱学生,在工作不顺利,受挫失败时同样要爱学生;爱学生还不能因自己情绪的好坏而转移;也不能以学生表现的优劣而转移。
⑤爱的恒常性。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贯穿在整个班级教育过程中,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不能半途而废,或热一阵,冷一阵,反复无常。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
1.坚持说服教育,严禁体罚学生
在由几十位学生组成的班级里,他们的学习水平、品德行为表现、守纪律状况和个性特点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工作中有挫折和烦恼,也会有失败和痛苦。但是,作为班主任对班里任何类型的学生都要立足于教育,发掘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去争取进步。同时,不论在工作顺利、成功的时候,还是在工作受挫折、失败的时候都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任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都是对学生的心理虐待,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的角色所不允许的。班主任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是班主任工作成功和失败的前提条件。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①引导后进学生重建认知结构
所谓后进学生是指学习比较困难,学习成绩比较差,品德行为、纪律偏差较多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自尊又自卑、好胜又无望、失败又不甘心、渴求信任又对立的矛盾心理。作为班主任对这些学生不能产生厌烦情绪和急躁心理。
首先,班主任要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并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后进中的先进成分,失败中的成功因素,并不断强化,以增强自信心。
②禁闯学生的心理敏感区
所谓心理敏感区是指学生最怕别人知道的缺点和隐痛,对别人提到类似的问题非常敏感。如:生理缺陷;家庭问题,家庭成员坐牢、判过刑、住房简陋、生活困难、父母离异、继父或继母等;自己有过的重大失误,学习成绩差、拿过别人东西、受过处分等。
班主任在公开讲话,个别和同学交谈时,一定要避免触及学生的这些敏感区,否则会使有这些隐痛的学生产生不愉快,失去心理平衡。有的会情绪激烈,产生强烈的对立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有的则可能阴云笼罩,不说不笑,远离老师,把痛苦深藏在内心;有的则会一时想不开走向绝路。班主任更不能有意触动后进生的心理敏感区而解自己心头之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能允许的,但确有这样的事发生。
③巧用“异性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某男生留了长发,家长、老师三令五申让他剪短,但他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几位女生发表看法:不好看,还是短发神气。第二天长发变成了短发。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异性效应”。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趋于成熟,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男女生之间普遍会产生相互好感和互相吸引的情感,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据调查80%的中学生直言不讳地承认:与异性同学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玩,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这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正常的情感交往,无可非议。
异性同学间相互好感吸引的感情,只要班主任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1.坚持说服教育,严禁体罚学生
在由几十位学生组成的班级里,他们的学习水平、品德行为表现、守纪律状况和个性特点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工作中有挫折和烦恼,也会有失败和痛苦。但是,作为班主任对班里任何类型的学生都要立足于教育,发掘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去争取进步。同时,不论在工作顺利、成功的时候,还是在工作受挫折、失败的时候都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任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都是对学生的心理虐待,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的角色所不允许的。班主任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是班主任工作成功和失败的前提条件。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①引导后进学生重建认知结构
所谓后进学生是指学习比较困难,学习成绩比较差,品德行为、纪律偏差较多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自尊又自卑、好胜又无望、失败又不甘心、渴求信任又对立的矛盾心理。作为班主任对这些学生不能产生厌烦情绪和急躁心理。
首先,班主任要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并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后进中的先进成分,失败中的成功因素,并不断强化,以增强自信心。
②禁闯学生的心理敏感区
所谓心理敏感区是指学生最怕别人知道的缺点和隐痛,对别人提到类似的问题非常敏感。如:生理缺陷;家庭问题,家庭成员坐牢、判过刑、住房简陋、生活困难、父母离异、继父或继母等;自己有过的重大失误,学习成绩差、拿过别人东西、受过处分等。
班主任在公开讲话,个别和同学交谈时,一定要避免触及学生的这些敏感区,否则会使有这些隐痛的学生产生不愉快,失去心理平衡。有的会情绪激烈,产生强烈的对立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有的则可能阴云笼罩,不说不笑,远离老师,把痛苦深藏在内心;有的则会一时想不开走向绝路。班主任更不能有意触动后进生的心理敏感区而解自己心头之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能允许的,但确有这样的事发生。
③巧用“异性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某男生留了长发,家长、老师三令五申让他剪短,但他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几位女生发表看法:不好看,还是短发神气。第二天长发变成了短发。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异性效应”。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趋于成熟,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男女生之间普遍会产生相互好感和互相吸引的情感,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据调查80%的中学生直言不讳地承认:与异性同学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玩,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这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正常的情感交往,无可非议。
异性同学间相互好感吸引的感情,只要班主任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④和学生谈话的心理艺术
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了解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往往撞钉子,特别是差生,不是情绪对立,就是低头不语,使老师进退两难。为避免这种局面,班主任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重点考虑下面4个因素:
真诚的情感。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你喜他也喜,你忧他也忧。和学生谈话应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以真情换真情,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怒、发火,不要让情感失去控制。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小了,接近了,谈话也就会有好的结果。
有利的时机。时机是指和学生谈话的有利的时间条件。教育的时机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当时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心理水平,选择最有效、最适宜的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烦恼、心境不好时,学生情感忿懑、情绪激动时,师生处于情感对立时,学生的认识与老师的谈话内容距离较大时都不宜找学生谈话。
合适的环境。环境主要指和学生谈话的地点选择。学生在不同地点、场合其心理活动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创设谈话心理环境的地点。找学生谈话最好不在办公室进行,因为在学生的观念中,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的都没有好事,情绪容易对立;办公室别的老师容易插话发表意见,使学生难堪,加剧对立情绪;办公室师生出出进进,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找学生谈话最好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进行,这样无外来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效果最佳。
有效的方式。学生的思想水平、觉悟程度和个性类型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同。所以,班主任和学生谈话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教育机智的水平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映,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的重要教育能力。乌申斯基指出:“所谓教育机智,缺乏它,教师无论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好教师。”
4.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能力包括:班级目标、计划的制订;班干部的选拔;班级骨干力量的组织。整个班集体的组织管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后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女生的教育管理等。
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了解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往往撞钉子,特别是差生,不是情绪对立,就是低头不语,使老师进退两难。为避免这种局面,班主任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重点考虑下面4个因素:
真诚的情感。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你喜他也喜,你忧他也忧。和学生谈话应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以真情换真情,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怒、发火,不要让情感失去控制。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小了,接近了,谈话也就会有好的结果。
有利的时机。时机是指和学生谈话的有利的时间条件。教育的时机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当时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心理水平,选择最有效、最适宜的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烦恼、心境不好时,学生情感忿懑、情绪激动时,师生处于情感对立时,学生的认识与老师的谈话内容距离较大时都不宜找学生谈话。
合适的环境。环境主要指和学生谈话的地点选择。学生在不同地点、场合其心理活动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创设谈话心理环境的地点。找学生谈话最好不在办公室进行,因为在学生的观念中,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的都没有好事,情绪容易对立;办公室别的老师容易插话发表意见,使学生难堪,加剧对立情绪;办公室师生出出进进,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找学生谈话最好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进行,这样无外来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效果最佳。
有效的方式。学生的思想水平、觉悟程度和个性类型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同。所以,班主任和学生谈话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教育机智的水平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映,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的重要教育能力。乌申斯基指出:“所谓教育机智,缺乏它,教师无论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好教师。”
4.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能力包括:班级目标、计划的制订;班干部的选拔;班级骨干力量的组织。整个班集体的组织管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后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女生的教育管理等。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坚强的意志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工作中会遇到来自主观和客观的许多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
明确的目的性。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就是把全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自觉、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贯的坚持性。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在困难面前退缩,不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要善始善终地做好班级工作,特别是在教育后进生工作,转变“乱班”时更要坚持到底。
处理问题的果断性。班主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对遇到的问题要迅速合理地作出决定,这就要求班主任十分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明智的自制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语言和行为;抑制无益的***和冲动。班主任的一切言语和行为都要服从于教育目的。
(四)广泛的兴趣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兴趣和爱好很广泛,他们会向班主任提出许多问题,也希望老师参加他们爱好的活动:体育、文艺、旅游……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和学生相适应的兴趣和爱好,这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很有益处。
①有利于与学生接近和做学生工作。师生有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融洽了师生情感,为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有利于增长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在师生共同的兴趣活动中,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从而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师生有了共同的兴趣,师生接触的机会就多,这样班主任的榜样示范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人人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过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心理偏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育人的效果。班主任能否自觉地克服心理偏差,是班主任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班主任的心理偏差,常常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首因效应。这是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的起始阶段,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引起的心理效应。有人也称之为“第一印象”。如果以后随着获得信息的增多,而能及时调整最初的“认识”,也就不存在“效应”问题了。事实上,这种“第一印象”会在某些班主任的心理固定下来,成为以后对待这个学生的主要依据,于是造成不应有的教育失误。这种心理效应,可能表现在班主任心目中“好学生”的身上,也可能表现在班主任心目中“差学生”的身上。
2.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源于《马太福音》,原来的意思是:谁本来富有,再多给他些;谁本来贫穷,连他原有的那点也夺过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优等生处处受到优待,他们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而后进生处处受到刻薄的对待,许多的活动机会都被排斥在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马太效应”,实际上也就是教育者的一种心理偏差。班主任对待本班的学生,也会发生这种问题。
3.光环效应。有人也称“月晕效应”、“晕轮效应”或“黑票作用”。这种心理偏差的特点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其他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就像光环、月晕一样起了扩展、遮盖的作用。表现好的学生,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后进的学生,也有闪光的东西。如果不辩证地分析问题,就会被“光环效应”所左右,造成不良后果。
4.推理错误。班主任分析学生中的问题,常常要推理,而推理也会发生偏差。这种偏差的特点,是爱把学生归到几种类型中去。一种类型的学生,常有一“堆”相关的品质特征,它们是归类的依据。一旦某个学生被发现有某种品质特征,就推想他也会有一“堆”相关的品质特征。比如,某个学生鲁莽,就推测他容易发怒、厉害、爱欺侮人等等;某个学生聪明,就推测他机敏、有活动能力、会办事情,等等。其实,这样的推理,往往偏差很大。类型不可能包含一切,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得出准确的判断,必须有充分的材料,不能主观臆断。
5.归因错误。班主任对好事进行表扬或对坏现象进行批评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时,常常要分析,归纳原因。这时往往出现偏差。一种倾向是强调单因素,忽视多因素;第二种倾向是强调外因,忽视内因;第三种倾向是强调班主任以外的原因,忽视自己应负的责任。出现归因偏差,不论进行表扬,还是进行批评,效果都不好。如果是进行表扬,被表扬的同学心里觉得不是那么回事,难以收到激励效果,而其他同学也会感到不服气。如果是进行批评,被批评的同学不会心服口服,其他同学也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
在归因偏差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该班主任自己应负的责任,绝不回避和掩饰,应勇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缺点。这样不但不会失去同学的信任,反而会因自己的表率作用提高威信。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方面体验。
6.求全心理。这种心理多反映在对待后进生的表现上。班主任往往在心目中有一套理想化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对后进生的期望值也以这些评价标准为依据。当后进生有了微小的转变时,本应受到肯定和表扬,但在班主任心里觉得不值一提,离表扬还差得太远,于是不予重视,不予理睬,结果使后进生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灰心泄气以至旧病复发。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工作中会遇到来自主观和客观的许多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
明确的目的性。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就是把全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自觉、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贯的坚持性。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在困难面前退缩,不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要善始善终地做好班级工作,特别是在教育后进生工作,转变“乱班”时更要坚持到底。
处理问题的果断性。班主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对遇到的问题要迅速合理地作出决定,这就要求班主任十分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明智的自制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语言和行为;抑制无益的***和冲动。班主任的一切言语和行为都要服从于教育目的。
(四)广泛的兴趣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兴趣和爱好很广泛,他们会向班主任提出许多问题,也希望老师参加他们爱好的活动:体育、文艺、旅游……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和学生相适应的兴趣和爱好,这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很有益处。
①有利于与学生接近和做学生工作。师生有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融洽了师生情感,为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有利于增长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在师生共同的兴趣活动中,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从而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师生有了共同的兴趣,师生接触的机会就多,这样班主任的榜样示范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人人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过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心理偏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育人的效果。班主任能否自觉地克服心理偏差,是班主任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班主任的心理偏差,常常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首因效应。这是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的起始阶段,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引起的心理效应。有人也称之为“第一印象”。如果以后随着获得信息的增多,而能及时调整最初的“认识”,也就不存在“效应”问题了。事实上,这种“第一印象”会在某些班主任的心理固定下来,成为以后对待这个学生的主要依据,于是造成不应有的教育失误。这种心理效应,可能表现在班主任心目中“好学生”的身上,也可能表现在班主任心目中“差学生”的身上。
2.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源于《马太福音》,原来的意思是:谁本来富有,再多给他些;谁本来贫穷,连他原有的那点也夺过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优等生处处受到优待,他们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而后进生处处受到刻薄的对待,许多的活动机会都被排斥在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马太效应”,实际上也就是教育者的一种心理偏差。班主任对待本班的学生,也会发生这种问题。
3.光环效应。有人也称“月晕效应”、“晕轮效应”或“黑票作用”。这种心理偏差的特点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其他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就像光环、月晕一样起了扩展、遮盖的作用。表现好的学生,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后进的学生,也有闪光的东西。如果不辩证地分析问题,就会被“光环效应”所左右,造成不良后果。
4.推理错误。班主任分析学生中的问题,常常要推理,而推理也会发生偏差。这种偏差的特点,是爱把学生归到几种类型中去。一种类型的学生,常有一“堆”相关的品质特征,它们是归类的依据。一旦某个学生被发现有某种品质特征,就推想他也会有一“堆”相关的品质特征。比如,某个学生鲁莽,就推测他容易发怒、厉害、爱欺侮人等等;某个学生聪明,就推测他机敏、有活动能力、会办事情,等等。其实,这样的推理,往往偏差很大。类型不可能包含一切,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得出准确的判断,必须有充分的材料,不能主观臆断。
5.归因错误。班主任对好事进行表扬或对坏现象进行批评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时,常常要分析,归纳原因。这时往往出现偏差。一种倾向是强调单因素,忽视多因素;第二种倾向是强调外因,忽视内因;第三种倾向是强调班主任以外的原因,忽视自己应负的责任。出现归因偏差,不论进行表扬,还是进行批评,效果都不好。如果是进行表扬,被表扬的同学心里觉得不是那么回事,难以收到激励效果,而其他同学也会感到不服气。如果是进行批评,被批评的同学不会心服口服,其他同学也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
在归因偏差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该班主任自己应负的责任,绝不回避和掩饰,应勇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缺点。这样不但不会失去同学的信任,反而会因自己的表率作用提高威信。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方面体验。
6.求全心理。这种心理多反映在对待后进生的表现上。班主任往往在心目中有一套理想化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对后进生的期望值也以这些评价标准为依据。当后进生有了微小的转变时,本应受到肯定和表扬,但在班主任心里觉得不值一提,离表扬还差得太远,于是不予重视,不予理睬,结果使后进生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灰心泄气以至旧病复发。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回复: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7.感情失控。这是常见的一种心理偏差。常发生在后进生屡教不改,当众使老师下不了台或班上出现了令人气愤的偶发事件的时候。大多数班主任都曾有过感情失控的经历,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火气正旺,更容易失控。
感情失控可能有种种表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发火,大声地连珠炮式地训斥;对后进生连讽刺带挖苦,语言尖刻,把“丑底”当众亮出来;气急败坏,愤怒地离开教室,不再上课;当场宣布停学生的课,让学生立即去请家长;要求学生进行揭发、批评,问题不弄个水落石出不下课,不放学,不许回家吃饭;对学生推推搡搡,动起手来,甚至打学生。
不管哪种表现,都是十分不利的,不但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连自身的威信也会因之降低。感情失控,反映了班主任的教育修养不够,自控力差,既有认识问题、教育思想问题,也有意志品质问题。应该通过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去解决。“制怒”,也有一些具体方法,像自我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自责,等等。
8.心理老化。这是指班主任的心理太不适应儿童、少年的心理。在教育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而且这种心理距离还有加剧的倾向。一些学生,是生理成熟超过心理成熟,这是因为当今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顺境成长,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很少,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赶不上生理的发展,造成意志品质薄弱,心理承受力低。一些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家庭与社会责任都很重,又经过很多的风风雨雨,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过于稳重,过于求静,甚至过分世故。如果从事其他工作,尚且好办。从事教育工作就会遇到较大的麻烦。总是与学生的心理需要不合拍。学生活泼、好动,希望组织热烈的、充满活力的各种活动,而班主任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学生很希望利用节假日外出远足、参观、爬山、做军事游戏,而且随年龄增长,希望越远越好,越新奇越好,越艰险越好,可是班主任往往觉得太麻烦、太操心、太劳累,而且容易出事,不如就近活动,平安无事。学生是不喜欢“老气横秋”的班主任的,他们喜欢理解他们、与他们心理相融的班主任。
班主任心理应该成熟,这毫无疑问,但从教育工作出发,应该多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所谓“童心未泯”,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班主任,太需要了。
以上我们列举了几种工作中的心理偏差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从端正教育思想,增强研究意识,学习唯物辩证法,转变思维方式,努力掌握教育艺术等几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工作中的心理偏差逐步减少,直至消除。
感情失控可能有种种表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发火,大声地连珠炮式地训斥;对后进生连讽刺带挖苦,语言尖刻,把“丑底”当众亮出来;气急败坏,愤怒地离开教室,不再上课;当场宣布停学生的课,让学生立即去请家长;要求学生进行揭发、批评,问题不弄个水落石出不下课,不放学,不许回家吃饭;对学生推推搡搡,动起手来,甚至打学生。
不管哪种表现,都是十分不利的,不但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连自身的威信也会因之降低。感情失控,反映了班主任的教育修养不够,自控力差,既有认识问题、教育思想问题,也有意志品质问题。应该通过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去解决。“制怒”,也有一些具体方法,像自我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自责,等等。
8.心理老化。这是指班主任的心理太不适应儿童、少年的心理。在教育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而且这种心理距离还有加剧的倾向。一些学生,是生理成熟超过心理成熟,这是因为当今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顺境成长,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很少,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赶不上生理的发展,造成意志品质薄弱,心理承受力低。一些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家庭与社会责任都很重,又经过很多的风风雨雨,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过于稳重,过于求静,甚至过分世故。如果从事其他工作,尚且好办。从事教育工作就会遇到较大的麻烦。总是与学生的心理需要不合拍。学生活泼、好动,希望组织热烈的、充满活力的各种活动,而班主任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学生很希望利用节假日外出远足、参观、爬山、做军事游戏,而且随年龄增长,希望越远越好,越新奇越好,越艰险越好,可是班主任往往觉得太麻烦、太操心、太劳累,而且容易出事,不如就近活动,平安无事。学生是不喜欢“老气横秋”的班主任的,他们喜欢理解他们、与他们心理相融的班主任。
班主任心理应该成熟,这毫无疑问,但从教育工作出发,应该多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所谓“童心未泯”,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班主任,太需要了。
以上我们列举了几种工作中的心理偏差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从端正教育思想,增强研究意识,学习唯物辩证法,转变思维方式,努力掌握教育艺术等几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工作中的心理偏差逐步减少,直至消除。
药贸系电子商务256班-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0-11-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